沈子蕃,南宋人,吴郡(今江苏苏州)人。沈子蕃的缂丝作品以书画为粉本,设色高雅古朴,生动传神,令人叹为观止。原清宫养心殿所藏花鸟图轴、重华宫沈子蕃缂丝梅雀图轴等均为其传世佳作。
吴圻,明代吴门(今江苏苏州)人,字尚中。紫禁城乾清宫中藏缂丝沈周蟠桃仙图轴即为吴圻摹缂沈周画作之作品,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
朱良栋,明代长洲(今江苏苏州地区)人。紫禁城乾清宫藏缂丝瑶池献寿图轴,其款为“长洲朱良栋制”。
王金山(1939年~)高级工艺美术师,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江苏苏州人。二十世纪五十年代进入苏州刺绣研究所,拜著名缂丝艺人沈金水为师,学习缂丝艺术。他酷爱工艺美术、对宋、元、明、清历代缂丝艺术颇有研究。1963年曾派到北京故宫博物就研究、复制宋代缂丝名家的作品,先后复制了宋代缂丝名家沈子蕃的《梅雀》《青碧山水轴》和朱克柔的《牡丹》、《蝴蝶.山茶》等缂丝作品,达到了以假乱真的艺术境地。他擅长缂丝花卉、山水、人物、书法等作品,艺术造诣深厚,风格独特。先后研制、创新的缂丝艺术精品有毛主席诗词《西江月.井冈山》和双面异色异样《蝴蝶.牡丹.山茶》、《寿星图》及《紫芝仙寿图》等等。作品先后获得轻工业部、江苏省创新奖和中国工艺美术百花奖银杯奖。部分缂丝精品分别陈列和收藏在北京人民大会堂、毛主席纪念堂和北京故宫博物院、中国工艺美术珍宝馆。
他撰写《苏州缂丝》、《缂丝技艺发展》、《论宋缂丝技艺表现手法》等论文并获奖。历任苏州工艺美术研究所副所长,苏州工艺美术博物馆〈筹)馆长,中国工艺美术学会高级会员,苏州市工艺美术学会副理事长,苏州缂丝研究会会长。1992年国务院授予国家级突出贡献专家称号,享受国务院批准的政府特殊津贴。2001年建立王金山大师工作室。
马惠娟(1953年~)研究员级高级工艺美术师、江苏省工艺美术名人、苏州市工艺美术大师、苏州民间工艺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苏州吴中区(原吴县)胥口。从小便随母学习刺绣,掌握了民间刺绣针法,为以后从事缂丝事业奠定了基础。1972年马惠娟进入吴县机绣厂。后成立缂丝总厂,马惠娟有幸成为第一批艺徒,师承沈根娣、陈阿多、徐祥山。精通了明清技法,使之得到了继承延续,并进行了不断创新,并担任吴县缂丝总厂缂丝研究所技术总监。退休后居住在苏州吴中区光福,继续从事缂丝制作、传承与研究。2011年3月至4月应邀参加在北京举行的《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苏州缂丝、核雕艺术展》。
在30年的时间里,马惠娟的作品多次获得大奖:《虎啸图》是缂丝行业中第一副披毛类动物题材的作品,并在北京亚太地区国际博览会上获得银奖;《古寒山寺》获得第六届中国工艺美术白花奖“金杯奖”;《寒山夕照》在第二届北京国际博览会上获得银奖,而《云龙图》则获得了该次博览会的金奖,开创了缂丝以泼墨写意画稿为题材的先河;《寒月孤雁》获第八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作品暨工艺美术精品博览会金奖。
其主要理论著作有:论文《略谈缂丝戗法》、《缂丝基本技法浅谈》、《合花线技法在写意画题材作品中的运用》等,并于2008年与吴中区文联合作完成《中国缂丝》一书。
曹美姐,1957年生于江苏省苏州市。凭着对织绣艺术的喜爱,经过30多年的刻苦钻研和不断拼搏,曹美姐从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民的女儿,变成一位拥有自己事业的成功女性。她对缂丝艺术的贡献,不只是在于她为保留缂丝这一中国古老而又传统的艺术而作出的不懈努力,更在于她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发扬了缂丝艺术。她不断打开局面开拓市场,让国人重新认识缂丝,并让缂丝走向国际,使外国友人为中国艺术惊叹。在继承传统艺术的基础上,她承古创新,锲而不舍,作品多次在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精品博览会上获奖。为了更好的将缂丝发扬光大,她成立了中国仁和缂丝研究所。在反复研究的基础上,曹美姐改制了缂丝织机,改进了缂丝技术,她开发的一系列的缂丝礼品系列受到各地政府、外办、侨办以及各个企事业单位的欢迎和好评。同时,为了缂丝事业后继有人她还积极投身于缂丝教育事业,与多所院校合作,为年轻一代了解和学习缂丝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
主要举措与业绩:
一、经营举措
1)将传统工艺与现代时尚相结合,开发了一系列既有艺术性,又有实用性的产品系列;其开发的缂丝礼品系列受到各地政府、外办、侨办以及各个企事业单位的欢迎和好评。
2)工艺改良,技术上不断创新;在继承传统艺术的基础上,她承古创新,锲而不舍,作品多次在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精品博览会上获奖,并多次受邀到海外进行工艺表演和展示。
3)市场路线调整,构建销售网络;不断打开局面开拓市场,让国人重新认识缂丝,并让缂丝走向国际,使外国友人为中国艺术惊叹。
4)培养人才,积极投身于教育事业,与全国各大院校建立合作伙伴关系,给予学校教学和学生就业提供帮助;
二、业绩
1)发表论文于2005年8月发表论文《试论缂丝技术的新发展》
2)作品获奖(摘要)
2001年 苏州工艺品展:《缂丝牡丹》获百花奖;
2002年 苏州度假区梅花节:《缂丝乌龙戏水》获一等奖;
2003年 第五届中国(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精品博览会:
缂丝《长城》获传统艺术金奖;
缂丝《金鸡牡丹》获中国工艺美术铜奖;
缂丝《孔雀开屏》获中国工艺美术优秀奖;
2005年 苏州市工业园区新品展: 缂丝桌旗获新品金奖;
2005年 第七届中国(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精品博览会:
缂丝《柳鸭卢雁图》获传统艺术金奖;
缂丝《群仙献寿图》获银奖;
2007年 中国收藏家喜爱的艺术作品评选:《缂丝荷花》获传统艺术金奖
2007年 第九届中国(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精品博览会:《缂丝山水》获金奖
2009年 江苏省旅游商品博览会:
缂丝《一团和气》获金奖;
缂丝《四合如意》获银奖;
2009年 苏州市工艺美术大展评比:《缂丝花鸟》获铜奖;
2011年 中国民间工艺品博览会:
《缂丝百年好合》获银奖;
《缂丝百子图》获金奖;
《缂丝仙姝献瑞图》获银奖;
2012年 中间民间工艺品博览会:
《缂丝六堂玉锦鸡牡丹》获金奖;
第七届中国民间工艺品博览会:
《缂丝蒲塘秋艳图》获金奖;
《缂丝蜀葵萱花图》获银奖;
2013年 第十一届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民间工艺美术作品奖评选(第七届中国(烟台)民间工艺品博览会):《蒲塘秋艳图》获金桂奖;
首届海峡两岸(苏州)文化艺术节:《缂丝皆大欢喜》获金奖;
中国(开封)首届工艺美术展:《缂丝天降财神》获金奖;
张骞杯·2013中国国际家用纺织产品设计大赛:《缂丝海洋飞翔》和《缂丝城堡》获铜奖;
中国(烟台)民间工艺品博览会:《缂丝卷轴余穉牡丹》获金奖;《缂丝卷轴荷花》获银奖;
第三届东方工艺美术之都博览会:《缂丝双面隼》获迎春花奖;《缂丝牡丹双雀》获博览会奖金奖;
王玉祥 ,1937年出生。江苏省级工艺美术师,原江苏南通工艺美术研究所工艺科科长。他对传统美术尤为喜爱。南通工艺美术研究所在70年代末,由王玉祥创立专门针对缂丝的研究小组,并成功的实现了国内第一条引箔缂丝腰带(就是将宽不到2mm的纸箔按照次序穿引在缂丝织物的中间,属于缂丝中的极品)。随后由学习了日本本缂丝的技艺,成功的将本缂丝的技艺引渡回国。日本友人还赠送了他一台具有190年的缂丝机。80年代末由于中国经济体制问题而逐渐萎缩,王玉祥不愿看到刚刚归国的千年技艺淹没在经济浪潮下,已过不惑之年的他决定用现实的经济市场来滋养这千年的中华绝技。在他的商业伙伴和国际友人——户田昌伸先生的帮助下在港闸区城闸路123号成立了南通三和经贸有限公司,同时他也在公司内成立了宣和缂丝研制所。在日本手工业内对南通缂丝很看重,把南通缂丝传承人王玉祥和苏州的王金山尊称为中国当代缂丝界“二王”。南通博物苑百年庆典时,缂丝传承人王玉祥的“仿汉瓦当纹饰工艺品”被博物苑收藏。
缂丝电子博物馆以元代到现代的珍贵缂丝藏品为主要展示对象,以文本、图像等数字媒体为载体,以WEB页面的形式,通过互联网,展示缂丝的魅力,呈现蕴含在其中的历史、文化、宗教信仰及其关系,为缂丝爱好者和研究者构筑一个欣赏、学习和研究的平台。缂丝博物馆立志把中国灿烂的缂丝文化保护好、传承好、发展好。缂丝博物馆是中国国内唯一一家以历史与艺术并重,集收藏、展览、研究、公共教育、文化交流于一体的综合性缂丝文化博物馆。职能包括:文物与艺术品收藏、陈列展览、公共教育、历史与艺术研究、对外文化交流。
博物馆建设单位—苏州工业园区仁和织绣工艺品有限公司一直致力于缂丝的传承与发展,于2013年成立中国缂丝文化基金,同时提出缂丝产业园的概念。2013年建立缂丝工艺数据库,建设缂丝电子博物馆,同时缂丝实体博物馆完成筹建工作。